2025年2月14日,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报告指出,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智能算力需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从2024年起,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725.3EFLOPS,年增幅高达74.1%,远超同期通用算力的20.6%增幅。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市场的热情,也预示着未来两年中国智能算力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突破1037.3EFLOPS。
DeepSeek作为近年来崛起的AI计算平台,以其“开源、成本低、性能高”的设计理念迅速走红。它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同时也推动了AI模型的普及和应用,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DeepSeek引发的这场计算力变革,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展的必然结果。该报告从多维度评估了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的发展状态,分析了DeepSeek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助力中国AI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城市层面,北京、杭州和上海凭借其强大的AI布局稳居排行榜前列。北京集聚了众多大规模AI企业,依靠丰富的人才和政策支持持续发挥着引领作用;杭州则提出了成为全球AI头雁城市的目标,在技术创新方面深耕细作,保持第二位的优势;上海凭借国际化的环境和政策优势,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建设,排名上升至第三位。
不仅是城市,行业渗透度也在不断加深。2024年,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至互联网、金融、运营商、制造和政府等领域,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仍然是AI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主阵地。金融行业则通过人工智能和风控、投资决策等场景的进一步融合,逐渐上升为第二大应用行业,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DeepSeek等平台的崛起,Scaling Law在当前人工智能趋势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在数据和用户规模扩大以及多样化场景接入的背景下,算力需求明显上涨。DeepSeek通过在算法上的创新,不仅未遏制算力的需求,反而促进了大模型的普及与应用,为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及终端的算力建设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面对计算需求激增的挑战,算力的扩展与效率提升并行成为行业共识。《报告》提出“扩容”与“提效”双轨策略,即通过增加智能算力中心的建设来提高算力供给,同时在算力基础设施、算法及数据支持等多方面进行优化。
计算架构的设计也面临新挑战,如何在保持高计算负载的同时提升单节点性能和互连效率,成为关键课题。此外,针对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报告强调了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期望通过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降低整体能耗,提高算力利用率。
当前中国正实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通过上述提效措施,可以提升算效、推动算力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技术迭代时代,确保算力的有效利用,促进AI技术的健康发展,将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总之,《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DeepSeek的崛起不仅代表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推动各种AI应用形态的深度转型。同时,随着算力的不断提升,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各企业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上落实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