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热潮。然而,在算力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部分智算中心也面临着利用率不足的挑战。 2025年6月,行业焦点已从单纯追求算力规模扩张,转向更注重实际应用场景的支撑能力和可持续运营效率。与此同时,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催生着新的算力需求,为智算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过去几年,智算中心的建设热潮席卷全球,中国各地项目密集开工,美国科技巨头也纷纷投入巨额资金。但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业内开始反思算力建设的重点。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认为,算力长期来看依然稀缺,但短期内可能出现过剩。 这种现象促使行业开始关注落地应用、运营效率和软件生态。 优刻得乌兰察布智算中心的需求紧俏,其三期交付的B栋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机柜数量约为2300个,平均设计功率12kw,充分体现了市场对算力的旺盛需求。 当前的智算中心建设更注重实际效果,建设方和运营方都更加关注落地应用。 中科曙光智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杜夏威表示,行业已从“修路”阶段转向关注垂直行业整合,以支撑具体的产业应用,对算力的运营推广和实际使用效果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说》机器人节目策划人田丰指出,传统的算力需求逻辑正在发生改变。除了科研领域对算力的巨大需求外,机器狗、人形机器人、无人机(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电动车、无人船等新兴领域都将成为算力增量市场。这些新兴领域的崛起,将根本性地改变当今区域算力竞争格局。 例如,新疆的机器人纺纱、西藏的自动驾驶物流车、云贵川的无人机植保等,都将涌现出大量的算力需求。 中科曙光也已接到不少具身智能领域的新增需求,例如配合云计算厂商为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构建存力基础设施。 曙光存储副总裁张新凤表示,具身智能企业对算力的核心需求包括:海量感知数据采集、算法迭代训练以及从公有云迁移到私有云的需求。 这也预示着,未来的算力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
液冷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散热方案,正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而进入产业化快车道。IDC数据显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3.7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67.0%。 预计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 杜夏威表示,AI对强算力的需求,特别是加速器形态的算力供给方式,以及AI大模型对算力的大量需求,共同推动了液冷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液冷技术可以细分为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等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用户场景。 浸没式液冷更适用于最高密度和高端一体化部署,而冷板式液冷则更适合机房改造变动较小的批量化交付。 液冷技术无疑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发展趋势。
算力需求的变化,预示着未来智算中心建设将更加注重应用导向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崛起,以及液冷技术的成熟,算力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你认为,在算力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哪些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