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片打压政策为何难以达到目的华为云超节点已实现AI算力突破

  九游新闻     |      2025-06-23 00:05

  关税战刚落下帷幕,科技战又开始发酵。美国发文称宣布一系列全球半导体出口管制的新措施,明确在世界任何地区使用华为 AI 芯片均被视为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条例,试图从全球层面阻断华为芯片技术的应用拓展。

  这不禁让人想到,5 月 16 日恰好就是华为被美国制裁的 6 周年,但是在过去艰难的六年里,华为却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突破的脚步,几乎每年都能带来让外界瞩目的创新成果,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打破科技封锁。

  这不禁让人想到,5 月 16 日恰好就是华为被美国制裁的 6 周年,但是在过去艰难的六年里,华为却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突破的脚步,几乎每年都能带来让外界瞩目的创新成果,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打破科技封锁。

  具体来说,在2025 华为云生态大会上,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 CEO 张平安公布了华为在 AI 基础设施架构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并推出 CloudMatrix 384 超节点,宣布已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

  发布会上,华为没有过多谈及制裁,而是用技术实力回应了外界的质疑。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面向智能世界,华为云致力于做好行业数字化的“云底座”和“使能器”,加速千行万业智能化。

  想要理解这一重磅事件的价值,必须先明白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创新之处究竟在哪。如果说传统AI算力是“单兵作战”,那么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则像是一支高度协同的“航母舰队”。它的核心突破在于三个关键词:高密、高速、高效。

  CloudMatrix 384 更适合MoE大模型,能够通过分布式推理,推理性能大幅度提升。1卡1专家并发处理16路输入任务。在大专家并行模式下,以DeepSeek模型为例,基于同样的EP288并行处理,在基于超节点的EP288模式下,通过内部高速总线通信,汇聚请求到指定专家处理任务,类似大工厂模式,实现一卡一专家分布式推理,单卡的MoE计算和通信效率大幅提升。

  AI训练中,显存不足常导致算力浪费。华为云的创新方案是EMS弹性内存服务——将显存与算力解耦,允许独立扩容。例如,当NPU显存不足时,EMS可动态补充,减少50%的NPU采购成本;同时,通过缓存历史计算结果,首Token生成时延降低80%。这种“用内存换效率”的思路,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解题范式。

  大规模集群最怕“掉链子”。华为云的昇腾云脑系统,通过全栈故障感知和“三层快恢技术”,实现了万卡集群10分钟故障恢复的能力。更令人惊叹的是,CloudMatrix 384可支持大模型训练连续运行40天不中断——这背后是华为对硬件稳定性、算法预测能力和运维体系的极致打磨。

  华为云通过训推共池和支持用户设定任务优先级两大关键技术,满足了很多企业希望更好的提升算力利用率,避免算力闲置的需求。训推共池和灵活调度的策略,华为云实现朝推夜训,白天进行模型推理,晚上闲时进行模型训练,大幅提升超节点算力资源利用率。

  华为云已经在全国三大枢纽数据中心——乌兰察布、贵安和芜湖完成了超节点的布局,这三大数据中心之间,华为云铺设了万公里级的光纤骨干网,支持百TB级的带宽互联。10毫秒时延圈覆盖了全国19个城市群,使得全国主要流量高地的城市都能在10毫秒之内访问我们的超节点智算中心,能够实现即开即用,让客户第一时间享受到最新的AI算力资源。

  CloudMatrix 384的发布,恰逢全球AI算力争夺的白热化阶段。美国试图通过芯片禁令复制“实体清单”的成功,却低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韧性。

  而随着这次CloudMatrix 384的发布,再结合华为在过去六年里持续不断地创新突破,可以说,华为云用三个维度诠释了何谓真正的“中国式创新”。

  首先是自主创新。当英伟达H20因禁令与中国市场绝缘时,CloudMatrix 384以其50倍规模的碾压性优势,成为本土企业的首选方案。更关键的是,其全栈技术(芯片、互联协议、云服务)均由华为自主研发,彻底摆脱了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正如分析师所言:“这不仅是产品突破,更是中国AI产业链的集体突围。”

  其次是生态共建。华为云并未将CloudMatrix 384视为独占性武器,而是将其定位为“普惠型算力基础设施”。通过与盘古大模型、DeepSeek等160余家生态伙伴的深度适配,以及奇瑞汽车、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的场景共建,华为正在构建一个“硬件-模型-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这种“土壤培育”思维,使其在商业化落地速度上远超竞争对手。

  第三,则是全球视野。尽管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华为云并未选择封闭式发展。其新型高速互联总线技术已申请国际专利,而“即开即用”的算力网络模式,正在改写全球AI基础设施的标准定义。正如张平安在演讲中所说:“我们欢迎任何厂商加入这个开放生态,但前提是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

  回望六年前,美国制裁华为时,有人预言“中国科技将停滞不前”。而今天,CloudMatrix 384的诞生,不仅打破了算力封锁,更重塑了全球AI竞争的格局——中国不再是被动防守的跟随者,而是手握核心技术的规则制定者。

  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华为云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创新,从不会被封锁扼杀。当全球科技版图剧烈震荡时,唯有坚持创新、拥抱开放,才能在惊涛骇浪中锚定未来。正如那句流传在华为内部的箴言:“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而今天的CloudMatrix 384,正是华为交给时代的最好答卷。

  支持华为就是支持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请问除了民族企有大义责任的华为做最难核心底层技术 还有几家专门去做不成熟投入最高的核心技术 请举例子 有些人就是不站在中国立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