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

  九游新闻     |      2025-07-15 00:05

  最近,AI智能体这个名词突然刷屏,先是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为了AGI向马斯克低头,紧接着咱中国产品也有了重大进展——

  早在今年3月,Manus这个名字便在科技圈掀起巨浪。刚出现时,它就被众多媒体奉为“第二个国运级AI产品”“比肩DeepSeek”的存在,甚至被央视网等权威媒体发文介绍。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1)

  对于无数期待已久的用户来说,Manus的开放注册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亲自体验这款被炒得火热的产品了。

  并且Manus的此次开放注册如过往不少AI产品的策略一样,提供了免费体验的机会。

  根据官方公告,即日起,所有用户无需邀请码即可直接注册,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基础任务(价值300积分),仅当日有效不会累计。新用户注册还能一次性获得1000积分的奖励。

  而Manus的付费订阅计划则分为3档,月费分别为19美元、39美元及199美元,对应基础功能扩展、算力优先调度、企业级API权限等服务,以吸引更多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2)

  这是由于Manus最开始一直处于内测阶段,仅限邀请码注册加上官方对于邀请码的发放相对保守,使得该软件的邀请码在国内基本属于“一码难求”。

  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Manus的邀请码一度被转卖至100000元,甚至出现了企业采购价超5万美元的极端案例。并且,当时网友对这款软件的痴迷,还一度使得抖音等平台上出现了各式各样售卖邀请码的直播间。

  如此疯狂的市场表现,让Manus在收获极高关注度的同时,也引来了众多网友及业内人士的质疑,他们纷纷指责Manus团队在搞“饥饿营销”。

  面对外界的质疑声,一位疑似Manus AI合伙人张涛不得不站出来澄清。他明确表示,Manus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采用邀请码机制完全是由于服务器容量有限,不得已而为之。

  这则声明并未完全平息外界的质疑,反而使得Manus背上了类似“半成品”的标签。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3)

  更要命的是,当时对Manus的质疑不只是“饥饿营销”,因其团队此前主要是在国外社媒上宣传,并且就连官方宣传片也是以全英文内容形式输出,遭到了不少国内人士的质疑。

  有人甚至把Manus称为“AI界冲击波”,认为其更像是一个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的话题产品,而非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

  随后又有开发者指出,Manus依赖现有大模型(如Claude、GPT-4等)API调用,未展示底层技术突破,反而更像是一个“集成式操作系统”。

  这种观点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并且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认同,甚至有人直言,Manus的爆火只是一种做高估值的手段,其背后公司根本没打算正经做一个AI产品。

  而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Manus在网络上爆火后,其背后公司的估值暴涨,这无疑加剧了外界对其真实意图的怀疑。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4)

  面对这些质疑,Manus团队并未沉默。创始人季逸超先是在社交平台上解释,Manus产品实则使用了不同的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Qwen)的微调模型。

  随后到了3月11日,Manus平台又正式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希望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的全部功能。暂且算是对英文及套壳的解释。

  而上述提到的那位Manus AI合伙人张涛也曾在社交平台上呼吁:“恳请大家对一家几十人的创业公司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团队正在全力输出,让大家早日体验上更好的产品。”官方的主动回应,打消了不少人心中的顾虑。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5)

  开放注册不仅意味着更多用户能够直接体验Manus的功能,更意味着Manus将接受更广泛市场的检验。

  无论是技术上的突破,还是用户体验上的优化,Manus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Manus团队正在努力打破质疑,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6)

  在经历了诸多风波之后的今天,Manus终于迎来了全球开放注册的时刻。但很多人可能仍然想问:Manus到底是什么?它能用来干什么?

  首先,Manus是由中国创业公司Monica开发的一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与传统的AI大模型不同,Manus的核心功能在于其能够自主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成果。

  换句话说,Manus不是目前非常火爆的那种聊天机器人,而是一个能够真正“手脑并用”的智能助手。

  用户只需给出一个简单的指令,Manus就能自动分解任务,调用各种工具,并最终输出符合用户需求的结果。例如,它可以自己撰写报告、制作PPT、规划旅行,甚至进行数据分析和编程。

  事实上,不少第一时间拿到体验资格的博主在体验后都对这款产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7)

  博主@刘润 曾模拟了一个任务,让Manus直接帮他招聘一位自己公众号的主笔。

  Manus的表现令人惊叹:它首先分析了公众号的文章,总结出文风,并给出了岗位能力要求。随后,它在各个招聘平台搜索合适的候选人,并最终提供了一个候选人名单,甚至还包括说服不同候选人入职的话术。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Manus自动理解需求、拆解任务、搜索信息并给出方案,其效率和专业性远超普通招聘人员。

  另一位博主@快刀青衣 则是让Manus为一款笔记类APP制定三个月内的营销方案,要求不花一分钱,将日活跃人数从5万提高到20万。

  Manus不仅迅速生成了营销方案,还根据APP的特征,制定了更适配的病毒式营销策略。快刀青衣表示,这个方案超过了市面上80%的营销方案,很多营销方式甚至与他当下团队正在做的完全一致。

  从这些博主的演示中可以看到,Manus的主要工作流程为先理解用户发出的指令,然后会自动将任务拆分成多个小步骤,全程不需要额外干预,你甚至可以把它放在一边接着正常使用你的电脑,等待几分钟后来查看最终结果即可。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8)

  听到这很多人可能意识到了,这不就是OpenAI的Deep Research吗?甚至谷歌今年更新的Gemini 2.5也能做到这种程度。

  事实上,对于许多深耕科技圈的朋友来说,Manus的这种工作形式确实不算陌生,但无论怎样,它在3月初曝光时确实是当时全球唯一一个自称AI Agent的应用。

  令人遗憾的是,截止目前发稿,Manus的中文版仍未对外开放,官网界面仅显示“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即国内用户目前还无法大规模体验。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曾经一个名额卖得比车还贵(图9)

  Manus团队表示已经在努力推进中文版的开发,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用户也能享受到这款产品的强大功能。在此,我们呼吁大家给Manus多一点时间,对自家的产品要有更多的包容。

  Manus的出现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它不仅展示了AI智能体的潜力,也为未来的人机协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目前Manus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的未来值得期待。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团队的不懈努力,Manus将不断完善,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大连工业大学隐私视频泄露女生已轻生?大连公安:网传“死亡证明书”系伪造

  古茗:营利增速放缓,产品安全与质量问题频发,公司治理亟待提升ESG案例

  《死亡搁浅 2》即将更新中文配音 / Steam 喜加一:《终极僵尸防御》

  起猛了,我居然能在射击游戏里看韩国女团?/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起猛了,我居然能在射击游戏里看韩国女团? 廉颇 2025-07-1...

  vivo X300标准版再次被确认:2亿主摄+豪华镜头组合,规格也清晰

  荣耀Magic8 Pro关键规格确认:定制主摄+2亿潜望,基本定档10月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