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AI算力行业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涵盖从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到数据中心运营、云服务提供的完整产业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算力正从技术支撑要素升格为国家战略资源——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过“东数西算”“智算中心集群”等工程争夺AI时代制
AI算力行业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涵盖从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到数据中心运营、云服务提供的完整产业链。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算力正从技术支撑要素升格为国家战略资源——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过“东数西算”“智算中心集群”等工程争夺AI时代制高点,中国更将智能算力规模占比目标写入《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测算,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突破1037.3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占全球总量的26%,成为全球最大AI算力市场。
AI算力是指支撑人工智能算法训练与推理所需的计算资源,主要包括GPU(图形处理器)、TPU(张量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硬件,以及配套的软件框架、云计算平台和分布式计算系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算力作为支撑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核心应用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赛道。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AI算力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32%。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AI算力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份额的30%以上,未来五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支撑大模型训练:如GPT-4、Llama 3等千亿参数级模型依赖超算集群进行训练,单次训练成本可达数千万美元。
赋能行业智能化:自动驾驶、金融风控、医疗影像分析等场景均依赖高性能AI算力。
国家战略资源:美国、中国、欧盟均将AI算力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并出台政策扶持本土产业链。
根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达520亿美元,其中GPU占比超60%(英伟达占据80%市场份额)。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主要增长动力包括:
大模型军备竞赛: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研发,算力需求激增。
行业渗透率提升:制造业(智能质检)、金融业(量化交易)、医疗(AI辅助诊断)加速采用AI算力。
政策支持:美国《芯片法案》、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均推动算力基建投资。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元,国产化率从目前的30%提升至50%以上。
国际巨头垄断GPU市场:英伟达(H100/B100)、AMD(MI300)占据90%以上份额,但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供应紧张。
国产替代加速:华为昇腾910B性能接近A100,寒武纪思元590进入商业落地阶段。
公有云三巨头(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提供弹性算力租赁,2023年收入增速超50%。
智算中心建设热潮:上海、深圳、成都等地政府联合企业共建智算中心,单项目投资超百亿元。
英伟达2023年AI芯片营收达300亿美元,但受美国禁令影响,中国客户转向国产方案。
后摩尔时代技术:如壁仞科技的存算一体芯片、曦智科技的光计算芯片可能颠覆传统架构。
AI算力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但面临技术壁垒、地缘政治等风险。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建议: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AI算力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预测未来五年,AI算力行业将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国企业能否在国产化浪潮中突围,值得持续关注。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