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CUDA 兼容策略实现市场切入,依托全栈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借助政策支持和场景拓展形成规模效应,是当前国产算力企业的突围路径。
其中,相关的机器人、芯片、算力方向表现亮眼。其中,公司的ICT基础设施、服务,营收占比68.92%,毛利率高达24.37%,利润占比接近9成。
来源:人民邮电报 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趋势一:人形机器人专属部组件与材料高爆发电机、高算力芯片、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长续航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将构筑起更加稳定、高性能的人形机器人硬件系统。
近年来,国产端侧芯片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下,逐步打破海外垄断。跨界合作:瑞芯微与中芯国际、炬芯科技与华为昇腾的联合研发,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2025年,随着政策法规陆续落地、技术迭代逐步成熟、用户智能化需求增加,国内主流车企基本都已经导入了L2级的组合驾驶辅助产品。与此同时,“降本增效”也成为了汽车行业热词,现如今,即便是一台售价10万元出头的车型,也具备了一定的驾驶辅助功能。
近期,某头部科技公司真正“落地”了产品的全面国产替代,其擎云商用PC新品曝光,其核心芯片及零部件实现全自研,国产化率近100%,还支持端侧DeepSeek大模型。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每经AI快讯,华泰证券指出,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有望进入从0到1突破的关键节点,除特斯拉布局较早外,国内亦涌现出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优秀公司,同时苹果、Meta、华为、小米、比亚迪等众多大厂计划入局。
中国科技产业爆发,如何借势布局未来十年?#科技 #人工智能 #芯片 #机器人